日本水泥行业及其固废协同处置概况
来源:徐荣 日期:2024-06-20 访问量:2392 次
上世纪70年代初,预分解技术在日本开发成功并得到采用,使喂入回转窑的生料分解率从30%~40%提高到80%~95%,产量提高到8 000~10 000t熟料/d,日本水泥工业有了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在水泥可持续发展科研开发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如高水平的节能减排、大量处置废弃物技术、水泥生产低碳化、生态水泥的开发、高性能高寿命混凝土的研究等。
现在日本水泥与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是替代燃料、高效利用废弃物和减少环境负荷的影响。
至今,日本水泥行业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处置废弃物量较大的是矿渣、粉煤灰、污泥、副产石膏、建筑废土、垃圾焚烧飞灰。替代燃料主要为:废轮胎、市政垃圾、骨肉粉等,热能利用效率约70%。目前日本水泥行业吨水泥废弃物的利用量超过500公斤。
日本水泥行业废弃物处置主要围绕钢铁、火电、市政废弃物等开展。特别是市政垃圾和市政污泥是其替代原燃料重点关注方向。目前主要有3条技术路线:1.垃圾焚烧飞灰水洗后作为水泥替代原料生产水泥。2.垃圾焚烧底渣+污泥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生态水泥。3.不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城市垃圾直接运到水泥厂通过发酵处理后作为水泥的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进入回转窑煅烧熟料。
在日本甚至有的生产线仍使用3级预热器、滚筒冷却机落后工艺生产水泥,但综合煤耗低于90公斤,主要就是通过替代原燃料的使用来降低能耗和成本。
日本水泥工业曾在上世纪70年代连续多年产量世界第一,1990年达到峰值。也经历了产能过剩、需求低迷问题。目前存活的水泥厂均通过协同处置固废及使用替代原燃料来降低成本、碳排放并增加环保属性,得以生存发展。未来我国水泥企业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考虑更多地采用替代原燃料,协同处置更多的工业、市政、农业固废,增加环保属性,成为当地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厂。